最近,在安亭镇新安社区居民范懋芳家中,一场特别的交接仪式正在进行。“范大哥,以后我的工作就由小俞同志来接班了。生活上有需要帮助的地方,您尽管跟她说。”助老志愿者丁达奋向年过九旬的范懋芳说明情况后,转头跟新“接班人”俞小兰详细叮嘱起照顾老人的注意事项。
图说:丁达奋和俞小兰交接工作 采访对象供图
长达12年的悉心照料
(资料图片)
今天是丁达奋作为结对的助老志愿者最后一次为范懋芳上门服务。今年75岁的他,年龄超出了“老伙伴计划”志愿者的上限,在居委会的建议下,只好惜别这份工作。因惦记着这位老哥哥头发长了,丁达奋想在真正“卸任”前再为他理一次发。
扎好围布,丁达奋一手握推子,一手拿梳子,很快,新理好的“头势”就让范懋芳笑得一脸灿烂。对于丁达奋的“退休”,范懋芳满是不舍:“老丁同志经常来给我和老伴理发,陪我们聊天,关心我们饮食起居和身体状况,我们很感激他。虽然不舍得,但他也是老人了,也需要人家来照顾他了。”
丁达奋是某舰队航空兵部队服役复员军人,曾在部队里学过理发。退休后,因热心公益,2011年,他加入新安社区的志愿者队伍,在小区开设了义务理发室,免费为居民理发。随后,他成为“老伙伴计划”中的“小老人”,以“一老帮五老”的形式,结对上门为社区80岁以上高龄、空巢、独居的“老老人”提供生活照料、精神慰藉、志愿家政等服务,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。
主动结对胜过亲人
一天,年过八旬的蔡老先生来电话,表示自己因病卧床已有4天没有排便,腹胀如鼓,丁达奋听完二话不说,就往对方家里赶。“我用开塞露和一次性手套,一点点把又干又硬的大便抠出来。他的肚子才不胀了,人也恢复了往日的精神。”蔡老先生并非个例,十几年来,丁达奋将累计结对的13位老人统统视作长辈,尽心照顾:自费买来扶手安装到老人的淋浴间,疫情期间无偿为老人送去采购洗净的蔬菜,平日里帮忙换灯泡、修水管、安抚情绪、上医院探视、为老人送终,诸如此类的善行不胜枚举。结对的老人常常称赞他:“丁师傅比亲人还亲!”
“2019年4月29日,下午2点,我冒雨去别墅30号看望姚坤老师,并为她理发……”12年来,丁达奋将志愿服务工作详细记录在册,如今已有35本。谈起十二年如一日坚守的动力,他回答得真挚质朴:“我是党员,还是复员军人,理应扎根社区,踏实做事。跟老人结对的过程,也是学习他们好思想、好作风的过程,促进我不断成长、进步。”
传承精神后继有人
丁达奋先后荣获上海市优秀老年志愿者、嘉定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、安亭镇优秀老伙伴志愿者、新安社区先锋模范奖等荣誉。他的热心善举也感召着年轻志愿者传承接力,不断充实社区助老服务力量。俞小兰是微信群中第一个响应接力号召的党员志愿者,她说:“丁师傅这么多年来任劳任怨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是我的榜样,我要努力把助老工作做得和他的一样好。”
图说:丁达奋收到鲜花和感谢信
为感谢丁达奋多年的坚守与付出,新安社区党总支书记洪丽娟为他送去了鲜花和感谢信。“敬老助老是我们社区的一个优良传统,这次的志愿者接力也是社区敬老助老风尚的一次传承。接下来,我们将针对老人开展更多’老宝贝‘项目,助力社区形成人人敬老、人人助老的新风尚。”洪丽娟说。
通讯员 苏凤仪 魏明恺 新民晚报记者 徐驰
关键词: